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15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收682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250元,本周累计涨幅达33750元;氧化钕均价560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8750元,本周累计上涨25000元。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15日,长江综合金属钕均价报收682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250元,本周累计涨幅达33750元;氧化钕均价560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8750元,本周累计上涨25000元。
bwin官网
市场情绪在 “磁材订单挤爆产能、缅甸战火切断供应链、国家收储落地” 三重推力共振下彻底点燃,稀土板块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超12亿元,北方稀土股价月内涨幅突破30%,资本市场与现货市场同步沸腾。
需求端的“钕饥渴”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持续亮眼,1-7月累计销量突破822万辆,同比增长38.5%,渗透率高达45%,每辆新能源车钕铁硼磁材用量约3公斤,直接拉动年化需求超7万吨。与此同时,风电领域装机量激增,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预计超120GW(中国占110-120GW),永磁直驱风机渗透率突破65%,单台耗钕铁硼1.2吨。更关键的是,工业机器人产量预计达94.1万台,同比增长55%,钕铁硼需求量达18,828吨,人形机器人远期市场规模被摩根士丹利看高至5万亿美元。下游磁材企业订单已排产至9月中旬,全国8家头部磁材厂中6家满负荷运转,2家因原料紧张启动“限量接单”模式,仓库成品库存仅剩3天用量,供需矛盾尖锐化。
供应侧的“资源绞索”正越收越紧。缅甸政局动荡导致中国15%的稀土进口量骤减,南方分离厂原料库存仅剩12天用量,中小厂商被迫减产30%。国内政策同步施压:2025年轻稀土开采配额增速严控在5%,合规产能占比提升至85%以上,北方稀土凭借白云鄂博矿资源垄断优势独占全国69.8%配额,进一步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社会库存同步告急,金属钕库存降至210吨(较年初降65%),氧化钕库存仅450金属吨(降58%),冶炼厂原料短缺加剧价格上行压力。
政策与技术突破成为价格引爆的关键推手。8月14日工信部启动5,000吨轻稀土战略收储,占流通量10%,直接导致市场流动性骤减25%,持货商惜售情绪白热化。技术层面,中国稀土集团突破超高纯稀土(99.999%)量产技术,打破美日垄断;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毫米的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为全球产业开辟新赛道,进一步强化中国在高端应用领域的话语权。人民币定价体系也在颠覆全球秩序:包头稀土交易所人民币期货合约交易占比飙至40%,倒逼欧盟接受“中国价格”。
国际市场的“高价倒灌”效应正在放大。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订协议,设定2025年镨钕采购最低价110美元/公斤(约785元/公斤),远高于国内48.5万元/吨(约685元/公斤)的报价,为全球镨钕提供“官方定价锚”。出口管制松绑后,海外高价订单加速回流日本某电子企业以680美元/公斤(溢价16.7%)采购国内氧化镨钕,直接拉动国内报价上探50万元/吨。资本层面,外资加速布局中国稀土资产,6月稀土ETF净流入环比暴增42%,贝莱德增持北方稀土港股20%股权,产业并购同步升温。
未来价格走势已进入敏感博弈期。短期看,若缅甸矿运未恢复,氧化钕或冲击70万元/吨;若新增3,000吨收储落地,市场流动性将彻底枯竭。中长期则面临技术替代与循环经济的双重冲击:日本住友铁基磁体性能达钕铁硼80%,2026年量产或削减20%需求;欧盟立法要求2030年稀土回收率超50%,苹果联合塔塔研发无稀土电机,年削减用量500吨。但机器人需求黑洞仍在扩大特斯拉百万台产能落地将占全球钕产量25%,供需缺口或扩至1,525吨,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将持续支撑价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