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社保新规落地后,社交平台上关于“小店倒闭潮”的讨论甚嚣尘上。部分个体户老板晒出成本清单:以一家月利润2万元的餐饮店为例,若雇佣3名员工,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后,每月人力成本将增加近4000元,直接吃掉五分之一利润。却意外让四类群体迎来就业新机遇。
现行政策下,已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返聘无需缴纳社保。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其中提前退休群体占比不容忽视。以江苏省为例,2022年企业女职工平均退休年龄51.3岁,较法定年龄提前3.7年。这些“50+”人群中,63%表示希望继续工作,但受限于社保缴纳门槛。新规实施后,某连锁超市负责人透露:“现在招聘收银员优先选退休阿姨,每月省下1500元社保支出,还能避开劳动纠纷。”这种趋势在社区服务、物业保洁等领域尤为明显,某家政平台数据显示,8月以来50岁以上求职者接单量环比增长27%。
教育部门规定,企业接收实习生无需承担社保义务。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其中82%表示有实习需求。奶茶店、便利店等轻资产行业成为主要吸纳方,某连锁品牌HR算了一笔账:“招实习生比正式工每月节省,还能规避裁员风险。”这种变化在农村大学生中感受更深,来自河南的李同学暑假在郑州某服装店实习,月收入4500元全归自己,“以前打零工总被扣社保,现在赚多少拿多少”。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同比增长41%,但专家提醒需警惕“实习陷阱”,某劳动仲裁案例显示,有企业通过延长实习期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
新规可能催生“社保规避型用工”。以某外卖平台为例,其骑手分为专送、众包、乐跑三类,其中众包骑手占比超60%,这类群体与平台不存在劳动关系。人社部2022年调查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仅23%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若强制缴纳社保,企业可能将更多岗位转为劳务派遣模式。某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透露:“最近咨询劳务派遣的中小企业增加3倍,特别是餐饮、零售行业。”但这种转变存在隐患,2021年某快递公司因将3000名员工转为劳务派遣,被判补缴社保及滞纳金共计1.2亿元。
非全日制员工每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企业无需缴纳社保。这种模式在年轻群体中快速普及,某兼职平台数据显示,18-25岁用户占比达68%,夜间兼职岗位增长最快。上海白领王女士颇具代表性: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在便利店兼职4小时,月增收4000元。“不用交社保反而成了优势”,她坦言,“正式工要扣1000多,我拿全额。”但这种灵活背后藏着风险,某法院案例显示,有员工每周工作30小时仍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企业被判补缴3年社保。
新规实施面临多重挑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虽达10.5亿,但存在重复参保问题,人社部2022年清理无效数据2300万条。以45岁开始参保的灵活就业者为例,按现行15年最低缴费年限,需到60岁才能领取养老金,而女性退休年龄为55岁,存在5年空窗期。
站在劳动者视角,社保的价值在中年阶段愈发凸显。40岁的快递员张师傅算了一笔账:坚持缴纳社保15年后,每月能领3000元养老金,而同村未参保的邻居只能依靠每月180元的居民养老补贴。“现在省几百块,老了要差几十倍”,他的话道出多数人的心声。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职工人均养老金达3148元,而城乡居民人均仅188元,这种差距随着老龄化加剧可能进一步扩大。
有人看到成本压力,有人发现机遇窗口。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或许该重新思考:在灵活与保障之间,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bwin官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社部《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新闻来源:新华社《社保新规9月1日起实施,这些变化与你有关》、央视财经《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调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